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抗战戏剧在一定程度上揭开了中国近现代戏剧发展的崭新篇章,搭建起了阳与刚的美,激发了强烈的时代思潮,承载了多元政治思想和复杂的民族正义[1].也正是在抗战戏剧的实践活动中,完成了对人们思维、行为的改造,也引发了对“民族形式”理论的构建与探讨,开始了“话剧民族化”的道路.更为重要的是,抗战戏剧以服务大众、努力救亡图存的巨大张力,向当时社会呈现出了多元和多变的群体镜像,打破了民族和世界、传统和实现之间的界限,模糊了城市和乡村、民间和官方之间的分别,把艺术和现实结合在了一起,将舞台和观众连成一片,在戏剧流变的过程中,实现了家国情怀的共振.
推荐文章
中国共产党文化抗战述略
抗日战争
文化抗战
中国共产党
重庆纪念性抗战遗址保护与利用
抗战遗址
保护
利用
尼赫鲁对中国抗战的贡献
尼赫鲁
中国抗战
贡献
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历史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
先进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抗战戏剧的历史流变与时代观照
来源期刊 戏剧文学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8,(9) 所属期刊栏目 戏剧文化探幽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6-150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东辉 8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戏剧文学
月刊
1008-0007
22-1033/I
16开
吉林省长春市建设街2779-2号
12-51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5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4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