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为了研究直播油菜密度及其与产量、植株性状、品质性状的相关关系。方法:通过考查648个甘蓝型杂交油菜新组合的密度、单株产量、株高、千粒重、角粒数、主花序角果长度、单株角果数、有效分枝位、一次分枝数、主序长度,并分析各组合的硫苷、含油率、种子蛋白质、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二十碳烯酸9个性状。结果:直播油菜获得最高产量的密度为46.0833万株/hm2。主花序角果数占单株角果数的3/5以上。直播油菜的有效分枝部位(0.1800**)与密度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0.2830**)、主序长(?0.4401**)、一次分枝数(?0.3731**)、单株角果数(?0.4312**)、单株产量(?0.4526**)、角粒数(?0.1269**)、主花序角果长度(?0.1204**)与密度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千粒重(?0.0554)与密度间的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收获指数(?0.20298)与密度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含油率(?0.3719**)、油酸(?0.2371**)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蛋白质(0.5657)、亚油酸(0.2168**)、亚麻酸(0.2414**)、二十碳烯酸(0.2135**)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硫苷(?0.0462)、硬脂酸(0.0247)、棕榈酸(?0.0253)与产量间的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提高甘蓝型杂交油菜的产量,油菜籽的含油率、油酸含量降低,种子蛋白质、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碳烯酸含量增加。增加密度,有效分枝部位增高,株高和单株产量降低、主花序和主花序角果长度变短、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角粒数减少。
推荐文章
甘蓝型油菜裂角相关性状的遗传与相关分析
油菜
遗传效应
抗裂角指数
相关分析
不同施氮量对甘蓝型黄籽杂交油菜品质性状与植株性状相关性的影响
氮肥
优质杂交油菜
品质性状
植株性状
相关性
甘蓝型油菜产量及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油菜
双单倍体群体
分子标记遗传图谱
产量
数量性状位点(QTL)
甘蓝型油菜容重及其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甘蓝型油菜
容重
千粒重
体积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甘蓝型杂交油菜直播密度及其与植株性状、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
来源期刊 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密度 品质性状 植株性状 相关分析
年,卷(期) 2018,(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1-830
页数 10页 分类号 S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继献 26 126 6.0 11.0
2 程国平 23 33 3.0 5.0
3 任廷波 9 19 2.0 4.0
4 向阳 9 31 2.0 5.0
5 戴祥来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甘蓝型油菜
密度
品质性状
植株性状
相关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科学
月刊
2164-5507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北路38号光谷总部空间
出版文献量(篇)
82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