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俄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论证过程中,民粹派坚持“主观社会学”方法,认为村社可以作为建构社会主义的基石,农民可以在民粹主义者的引导下唤起自身潜在的“社会主义本性”,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相反,列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在俄国取得统治地位,村社及其农民蕴含的社会主义“胚胎”所赖以生存的前提不复存在;进而指出,村社无法成为“基石”,无产阶级将成为领导阶级,并在工农联盟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研究列宁对民粹派“社会主义实现论”的批判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推荐文章
论列宁与民粹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道路的阐述
民粹派
社会发展道路
列宁
列宁对民粹主义批判的论证
民粹主义
批判行为
无产阶级
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实践与探索研究
列宁
社会主义
经济效益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列宁对民粹派“社会主义实现论”的批判
来源期刊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列宁 民粹派 社会主义实现论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4
页数 5页 分类号 A8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谦 42 207 8.0 12.0
2 杨文亮 6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列宁
民粹派
社会主义实现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月刊
1009-2528
11-4062/G4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1层
82-183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6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632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