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早产儿脑损伤患儿的围产期危险因素.方法 将2016年1月1日-12月30日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及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纳入研究队列,记录患儿的基本临床资料,在校正胎龄36 ~ 42周或出院前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分析早产儿脑损伤的围产期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纳入并完成随访共232例;其中男148例,女84例;平均胎龄为(31.02±2.96)周;平均出生体重(1710.09±545.23)g;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12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92例;发生脑损伤32例(13.7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分钟和5分钟Apgar评分、需要治疗的动脉导管未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败血症、肠外营养>14天均与早产儿脑损伤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分钟Apgar评分、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早产儿脑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影响早产儿脑损伤的危险因素主要为缺氧及感染,加强产前保健、预防早产及积极预防早产儿感染及缺氧.
推荐文章
早产儿脑损伤的影响因素研究
婴儿,早产
脑损伤
影响因素分析
EPO对早产儿脑损伤防治作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分析
促红细胞生成素
早产儿
脑损伤
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婴儿
新生
脑损伤
高危因素
胎龄
出生体质量
早产儿脑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预后
早产儿
脑损伤
危险因素
预后措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早产儿脑损伤危险因素前瞻性队列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早产儿 脑损伤 危险因素 队列研究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23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8)
共引文献  (103)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早产儿
脑损伤
危险因素
队列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双月刊
1674-7763
11-5816/R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6号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大楼419室
18-77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8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51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