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信息化对"四化"同步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研究依据1995年—2015年河南省"四化"各指标数据,基于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分析了河南省信息化对"四化"同步发展的动态推动方向和推动力度.河南省实证结果表明:滞后一期的信息化能够提升当期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对水平,拖累了当期农业现代化水平;长期来看,信息化都能有效提升"四化"的水平,其对城镇化对贡献度最高,接近40%,对自身、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贡献度稳定在20%;短期内,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正向推动贡献比例最高,对城镇化对正向推动增长速度最快,但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方向为负.因此,短期内,河南省应以信息化建设推动工业产业结构升级为主,然后应加大城镇信息化建设力度,以创建智慧城市;而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导向.
推荐文章
基于“四化同步”的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探讨
河北省
农业现代化
工业化
城镇化
信息化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时空演变路径研究
四化协调
时空演变
河南省
中部六省“四化”发展动态效率及协调度测度研究
中部六省
“四化”发展效率发展协调度
Malmquist指数法
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研究
农业现代化
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化
VAR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VAR模型的信息化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动态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来源期刊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信息化 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VAR模型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87
页数 7页 分类号 F49
字数 53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02X.2018.04.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京 9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8)
共引文献  (23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3(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4(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信息化
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VAR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双月刊
1671-802X
34-1212/Z
大16开
安徽蚌埠曹山路1000号
26-189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81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882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