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东平湖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最后一级调蓄水湖以及山东省西水东调的水源地,其水质状况对受水区的用水安全起着决定性作用.结合2014年夏季对大汶河和东平湖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三维荧光的测定分析,探讨了夏季大汶河输入对东平湖CDOM的贡献及荧光强度与叶绿素a(Chla)、化学需氧量(COD)和溶解态有机碳(DOC)的关系.利用平行因子分析法对CDOM三维荧光图谱进行解析,获得4种荧光组分,其中组分1和组分3为类腐殖质荧光、组分2和组分4为类蛋白荧光;从大汶河汶口坝到东平湖出湖口处,类腐殖质荧光强度逐渐增强,类蛋白荧光强度呈递减趋势,且大汶河类蛋白荧光较东平湖高(t=2.408,P=0.032),反映了夏季丰水期大汶河主要向东平湖输入类蛋白荧光物质.东平湖类腐殖质荧光组分C1(r=0.927,P=0.003)、C3(r=0.763,P=0.046)均与DOC具有显著相关性,这表明类腐殖质是东平湖DOC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汶河CDOM各组分与DOC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可能是因为CDOM在大汶河中受光降解、微生物降解等作用以及水体pH的影响,造成大汶河CDOM组分中的腐殖酸、富里酸、蛋白类物质以及一些非荧光类物质在DOC中所占比例不同.东平湖荧光组分C1(r=0.804,P=0.029)、大汶河荧光组分C2(r=0.912,P=0.002)均与COD具有相关性,说明荧光强度可以间接反映水体中被氧化的有机物含量.大汶河 CDOM 类蛋白荧光组分 C2(r=0.937,P=0.001)、C4 (r=0.782,P=0.022)均与Chla存在相关性,说明浮游植物是大汶河类蛋白物质的重要来源.
推荐文章
东平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东平湖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东平湖水体营养状况主要影响因子研究
水体营养
营养物质
东平湖
东平湖可溶性有机物的荧光特征及环境意义
有色可溶性有机物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
东平湖
东平湖蓄滞汶河洪水时金山坝破除时机研究
破除时机
金山坝
汶河洪水
东平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汶河-东平湖CDOM的荧光特征及与营养物质的耦合关系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有色可溶性有机物 河流输入 三维荧光 平行因子分析法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5-572
页数 8页 分类号 X12|X13
字数 62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8.03.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保华 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117 981 17.0 26.0
2 吕伟伟 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8 37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2)
共引文献  (209)
参考文献  (3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4(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5(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6(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7(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8(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1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有色可溶性有机物
河流输入
三维荧光
平行因子分析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