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反映信息系统安全漏洞的风险随时间动态变化的规律,构建了基于吸收Markov链的漏洞生命周期模型,计算先验历史漏洞信息作为模型输入,构造漏洞生命周期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在时间维度上,利用矩阵对状态演化过程进行推导.借鉴通用漏洞评分标准分析漏洞威胁影响,给出了安全漏洞的时间维度风险量化方法,并对漏洞生命周期各状态发生概率的演化规律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最后,以典型APT攻击场景中“WannaCry”勒索病毒的漏洞利用过程为例,验证了模型及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推荐文章
油气管道全生命周期安全环境风险管理
油气管道
全生命周期
安全风险
环境风险
管理方案
分级矩阵
风险登记册
动态管理
面向任务生命周期网格安全体系结构研究
网格安全
安全策略
安全体系结构
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库存管理方法
库存
生命周期
曲线拟合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制造策略
产品
全生命周期
绿色制造
可持续发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面向漏洞生命周期的安全风险度量方法
来源期刊 软件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风险度量 漏洞生命周期 随机模型 吸收Markov链 动态评估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软件安全漏洞检测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3-1229
页数 17页 分类号 TP311
字数 126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328/j.cnki.jos.0055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叶润国 12 42 3.0 6.0
2 刘玉岭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可信计算与信息保障实验室 16 132 6.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0)
共引文献  (91)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4)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风险度量
漏洞生命周期
随机模型
吸收Markov链
动态评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软件学报
月刊
1000-9825
11-2560/TP
16开
北京8718信箱
82-367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20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2263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