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抗战胜利以后,1946年夏天,我们从重庆坐轮船先到南京,然后由南京坐火车到上海,再从上海坐船到秦皇岛,由秦皇岛乘火车至北平. 那个时候不叫北京,叫北平,因为首都在南京.悲鸿本来是南京国立中央大学的"不聘教授"、一级教授.所谓"不聘教授",是永远不解聘的教授.当时的教育部长朱家骅是悲鸿在德国认识的同学,抗战胜利以后,他当了教育部部长.当时在重庆要复原的学校很多,都要重新聘任校长.他就想邀请徐悲鸿到北平担任北平艺专校长.当时我们到南京后,南京很多人劝我们不要到北平.说现在国共谈判破裂,北方非常不平静,最好不要到北平,留在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比较稳妥.悲鸿一直想办一所能够推行他自己主张的学校,所以还是坚持到北平来.从南京到达上海的时候,我们去看郭沫若,在郭沫若家里,碰巧见到了中共驻沪办事处的周恩来.周恩来非常鼓励悲鸿到北平接管北平艺专.他鼓励说:我希望你把北平艺专办成一个很好的学校,为国家培养人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廖静文忆徐悲鸿:从重庆到北京
来源期刊 美术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校史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3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秦建平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7 0 0.0 0.0
2 赵晶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美术研究
双月刊
0461-6855
11-1190/J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
2-172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3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54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