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RNA干扰后的日本血吸虫转移至小鼠体内发育情况的评价技术,为后组学时代功能基因研究提供工具. 方法 设计引物扩增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B1(SjCB1)基因dsRNA、绿色荧光蛋白(GFP) dsRNA.用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收集14 d的日本血吸虫童虫.用6 mg/L SjCB1 dsRNA体外培养浸泡法对日本血吸虫童虫的SjCB1基因进行特异性敲低(SjCB1干扰组),对照组加6 mg/L GFP dsRNA(GFP干扰组).采用外科手术将干扰后的童虫过继转移至小鼠肠系膜静脉(SjCB1干扰组、GFP干扰组各3只小鼠,40条/鼠),待虫体发育至性成熟时收集虫体.统计分析雌雄虫回收数量、合抱率、虫体回收率以及虫体长度,观察虫体生长发育情况.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干扰后的14d雌、雄童虫以及回收的雌、雄成虫SjCB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SjCB1干扰组、GFP干扰组回收的雌、雄虫数量,合抱率,虫体回收率分别为(9.0±1.4)、(9.0±2.1)条, (13.0±2.9)、(11.3±2.5)条,100%、100%和58.60%、54.67%.两组雌、雄虫数量,合抱率,虫体回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jCB1干扰组过继转移前雌、雄童虫SjCB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为1.022±0.019、0.643±0.105,均低于GFP干扰组的2.880±0.297、2.753±0.164(t=0.000、0.000,P<0.01);SjCB1干扰组回收的雌、雄虫SjCB1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86±0.211、1.182±0.287,均低于GFP干扰组的5.506±0.326、4.986±1.230 (t=0.013、0.000,P<0.01).SjCB1干扰组、GFP干扰组雌虫长分别为(7.059±1.255)、(8.433±0.749) cm,雄虫长分别为(6.993±2.734)、(10.561±1.375) cm,两组间雌、雄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03、0.001,P< 0.01).SjCB1干扰组、GFP干扰组虫体外观形态及内部的生殖系统、消化系统未见差异,两组雌虫在卵模与子宫中均有成形的虫卵. 结论 建立了干扰特异性基因后观察虫体体内发育表型的技术.体外培养浸泡干扰后日本血吸虫童虫、成虫SjCB1基因表达水平被显著敲低,该方法可用于研究发育相关基因的表型.
推荐文章
日本血吸虫正常发育和发育阻遏雌虫的转录组差异分析
日本血吸虫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生殖发育
日本血吸虫正常发育和发育阻遏雌虫的转录组差异分析
鹿茸多肽
肝损伤
乙醇
四氯化碳
过氧化氢
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CD8α-CD11c+型树突状细胞对哮喘的抑制作用
血吸虫病,日本
哮喘
树突细胞
过继转移
小鼠,近交BALB C
疾病模型,动物
日本血吸虫Mago nashi基因RNA干扰系统的构建及鉴定
日本血吸虫
Mago nashi样蛋白
RNAi
siRNA
shRNA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过继转移RNA干扰日本血吸虫的发育表型评价技术的建立
来源期刊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RNA干扰 过继转移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8-263
页数 6页 分类号 R383.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柳建发 宁波大学医学院 65 192 7.0 11.0
2 李健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62 207 8.0 13.0
3 方芳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8 12 2.0 3.0
4 任怡静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4 7 1.0 2.0
5 张瑞祥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日本血吸虫
RNA干扰
过继转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双月刊
1000-7423
31-1248/R
大16开
上海市瑞金二路207号
4-362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5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197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