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阳气具有温热、兴奋的特性,对人体有着重要作用.阳气受损则会发生相应的病理表现.本文综述了阳气受损的不同病理表现和病理机制,以及相应的治法和方药.认为阳气受损可大致分为:阳气虚损、阳气郁闭、阳气亢逆、阳气暴脱、阳气下陷,其相应的治法为:温阳之法、通阳之法、潜阳之法、回阳之法、升阳之法.温阳之法又可分为温脏腑之阳和温经络之阳;通阳之法有辛温通阳、祛邪通阳、和营通阳、疏解通阳;潜阳之法可分温潜和滋潜;升阳之法涵盖升阳解郁、升阳举陷、升阳散火等诸法.
推荐文章
谢丽萍运用通阳法辨治尿道综合征经验
尿道综合征
通阳法
淋证
谢丽萍
治阳十五法浅析
补阳法
扶阳法
透阳法
潜阳法
温阳法
助阳法
固阳法
壮阳法
抑阳法
回阳法
兴阳法
宣阳法
通阳法
护阳法
升阳法
基于《诸证析疑》探析新安医家余午亭 "治火八法"学术特色
诸证析疑
治火八法
余午亭
新安医学
理论研究
通阳法论治糖尿病黄斑水肿初探
通阳法
糖尿病黄斑水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治阳诸法探析
来源期刊 中医药通报 学科
关键词 阳气 治阳法 探析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6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593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432 8152 46.0 81.0
2 王济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148 802 16.0 2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
196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阳气
治阳法
探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药通报
双月刊
1671-2749
35-1250/R
大16开
厦门市仙岳路1739号(中国厦门市中医院院内)
34-95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8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95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