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中医藏象理论中脾、胃互为表里,医家历来将二者并称,但是脾、胃的生理病理和治法方药各不相同.从叶天士医案中详细分析并归纳了脾阳虚与胃阳虚的病机、证候、治法、方药的差异,结合具体医案详细阐释了脾阳虚和胃阳虚不同层次的治法.如温脾阳的李东垣益气升阳法、苓桂术甘汤法以及理中汤及附子理中汤法;理胃阳的大半夏汤法、吴茱萸汤法以及附子粳米汤法.除脾、胃阳虚分治以外,若二者合病,则应当同治,或根据证情,分先后次第论治.以上论述供脾胃病的临床诊疗相借鉴.
推荐文章
茯苓通胃阳探析
茯苓
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
胃阳
叶天士耳鸣治法解析
叶天士
医案
耳鸣
治法
叶天士运用半夏泻心汤
叶天士
半夏泻心汤
胃痛
痞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叶天士温脾阳与理胃阳治法析疑
来源期刊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叶天士 脾阳虚 胃阳虚 治则 治法 经方
年,卷(期) 2019,(11)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0-893,897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41.6
字数 57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19.1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琦 432 8152 46.0 81.0
2 姚海强 34 172 9.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叶天士
脾阳虚
胃阳虚
治则
治法
经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006-2157
11-3574/R
大16开
北京北三环东路11号
82-414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7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69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