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微循环功能障碍在感染性休克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且与全身循环状况并不平行.除传统的评估手段外,近年来的技术进步使医生能够在床旁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微循环状态进行直接和间接的评估.手持视频显微镜能够对微循环改变进行半定量评估.感染性休克的特征性微循环改变包括灌注毛细血管密度减少以及明显的灌注异质性,且与临床预后相关.然而,微循环指导的血流动力学治疗能否使患者获益,尚有待临床研究证实.
推荐文章
PICU感染性休克患儿死亡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儿童
感染性休克
病死率
死亡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连续血液净化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抗氧化及氧代谢状态的影响
连续血液净化
感染性休克
抗氧化状态
氧代谢状态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
感染性休克
肌钙蛋白I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感染性休克的研究现状及护理进展
感染性休克
炎症反应
血管活性药物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如何理解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微循环障碍
来源期刊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微循环 感染性休克 全身循环 手持视频显微镜 灌注异质性 灌注血管密度
年,卷(期) 2018,(11) 所属期刊栏目 脓毒症相关热点话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89-99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3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538/j.nk201811012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循环
感染性休克
全身循环
手持视频显微镜
灌注异质性
灌注血管密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月刊
1005-2194
21-1330/R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南街9号五层
8-126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81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795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