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某高磷鲕状赤铁矿磷含量为1.31%,主要以磷灰石的形式存在.采用热力学分析、模拟计算及试验验证的方法,对该矿石深度还原过程中磷灰石的还原热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预定的深度还原温度范围内,矿石中的磷灰石可以被还原;杂质氧化物参与反应可降低起始反应温度;升高还原温度、增大C/O摩尔比和延长反应时间均有利于磷灰石的还原,在还原温度1548 K、还原时间50 min、C/O摩尔比2.0的条件下,磷灰石的还原度达到78.57%.上述研究内容对高磷鲕状赤铁矿深度还原过程中磷元素迁移走向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高磷鲕状赤铁矿脱磷处理研究进展
高磷鲕状赤铁矿
脱磷
反浮选
还原法
高磷鲕状赤铁矿转底炉直接还原中试研究
转底炉
高磷鲕状赤铁矿
直接还原焙烧
磁选
高磷鲕状赤铁矿还原物料与刚玉/莫来石砖的反应研究
高磷鲕状赤铁矿
钙黄长石
钙长石
侵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磷鲕状赤铁矿深度还原过程中磷灰石还原热力学研究
来源期刊 矿产保护与利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鲕状赤铁矿 磷灰石 深度还原 热力学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矿产高效利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56,62
页数 6页 分类号 TD951.1
字数 39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779/j.cnki.issn1001-0076.2018.02.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白丽梅 华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30 52 4.0 5.0
2 李国峰 华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16 8 2.0 2.0
3 赵立鹏 华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11 11 2.0 2.0
4 张涛 华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5 6 2.0 2.0
5 杨含蓄 华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2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鲕状赤铁矿
磷灰石
深度还原
热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矿产保护与利用
双月刊
1001-0076
41-1122/TD
大16开
郑州市陇海西路328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3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74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