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实现空间中波束的动态扫描,设计了一款基于固态等离子体的超表面.采用阵列单元相位曲线拼接的技术,通过拼接介质基板厚度不同的阵列单元的相位曲线来实现0° ~360°的相位补偿,并用数值插值的方式建立超表面参变量与相位补偿角之间的映射.结果表明,超表面的反射主波束方向θ分别为15°,25°和30°,计算结果与设计相符合,通过改变固态等离子体的激励区域来重构阵列单元,实现了空间中波束在 θ为15°,25°和30°时的动态扫描.此反射型超表面阵列单元的普适性设计方法,降低了阵列单元的设计难度,并通过固态等离子体的可调谐特性实现了空间波束扫描超表面的设计.
推荐文章
等离子体隐身对飞行器表面的影响研究
等离子体
碰撞
飞行器表面
损伤
隐身技术
表面等离子体(SPR)检测电路设计
电荷耦合器件CCD
单片机
表面等离子体SPR
辉光等离子体氮化铀表面的氢腐蚀
表面改性
辉光等离子体氮化
U2N3
氢蚀
一种新型爆炸点火等离子体化学炮技术
等离子体物理学其他学科
电热化学炮(ETCG)
爆轰波
等离子体发生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波束扫描固态等离子体超表面的设计
来源期刊 激光技术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固态等离子体 超表面 相位补偿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激光与光电子技术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2-826
页数 5页 分类号 O436|O53
字数 28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10/jgjs.issn.1001-3806.2018.06.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婷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系 2 3 1.0 1.0
2 章海锋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系 4 3 1.0 1.0
3 李文煜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系 1 1 1.0 1.0
4 马宇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系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8)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6)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学设计
固态等离子体
超表面
相位补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激光技术
双月刊
1001-3806
51-1125/TN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238信箱
62-74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90
总下载数(次)
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