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副溶血弧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疾病致病菌,其引起的感染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水产养殖业和临床上抗生素使用不规范,会直接导致或加剧副溶血弧菌耐药.一方面,耐药菌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给临床治疗副溶血弧菌感染带来巨大挑战;另一方面,耐药菌中的可移动遗传元件可以将耐药基因传递给其他细菌,从而产生更大的威胁.本文主要概述了副溶血弧菌的耐药现状、耐药机制及相应的耐药检测方法,为副溶血弧菌耐药产生、传播及控制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副溶血性弧菌的耐药状况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副溶血性弧菌
耐药状况
耐药机制
耐药性检测方法
副溶血弧菌耐药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副溶血弧菌
耐药
质粒
移动元件
Mohnarin 2008年度报告:淋病奈瑟菌、阴道加德纳菌、气单胞菌与副溶血弧菌耐药性分析
淋病奈瑟菌
气单胞菌
阴道加德纳菌
副溶血弧菌
Mohnarin
耐药监测
2008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副溶血弧菌耐药现状及耐药机制
来源期刊 疾病监测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耐药 现状 机制 检测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国家致病菌识别网监测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0-375
页数 6页 分类号 R378.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4/j.issn.1003-9961.2018.05.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4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9)
二级引证文献  (5)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9)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副溶血弧菌
耐药
现状
机制
检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疾病监测
月刊
1003-9961
11-2928/R
大16开
北京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2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87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