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埃迪卡拉纪-寒武纪之交的贵州铜仁坝黄剖面留茶坡组层状硅质岩和湖南张家界柑子坪剖面留茶坡组穹隆状硅质岩的主量、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以及Ge/Si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两种硅质岩的成因.层状硅质岩的SiO2含量为96.06%~99.61%,穹窿状硅质岩的SiO2含量为98.62%~99.56%,平均值为99.13%;其他元素含量很低,两者均为纯硅质岩.坝黄层状硅质岩的∑REE为20.14~248.56μg/g(平均100.62μg/g),Eu/Eu*值为0.90~1.10(平均1.06),无明显异常,Ge/Si值为0.13~0.98μmol/mol(平均0.50μmol/mol),Al2O3与∑REE明显正相关,表明硅质岩成分明显受陆源输入的控制.柑子坪穹隆状硅质岩的∑REE值低,为3.75~7.24μg/g(平均5.73μg/g),Ce/Ce*值为0.46~0.66(平均0.57),具负异常,Eu/Eu*值为2.28~11.07(平均4.60),具明显正异常,Ge/Si值为1.09~1.43μmol/mol(平均1.25μmol/mol),Al2O3与∑REE的相关性较差,表明硅质岩为海底热液成因.Al2O3与Ge/Si的相关性强弱也可以反映硅质岩的来源.结合古地理环境,推断层状硅质岩可能形成于盆地内部,而穹隆状硅质岩可能发育在台缘同生断裂处,因海底热液喷流而形成.以1μmol/mol作为Ge/Si的临界值可以为示踪硅质岩的物质来源提供新的思路.
推荐文章
湘中震旦纪-寒武纪之交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环境研究
震旦纪(埃迪卡拉纪)-寒武纪之交
华南
硅质岩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浙黔桂地区寒武纪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背景
硅质岩
寒武纪
常量元素
稀土元素
湘鄂西地区晚埃迪卡拉世-早寒武世硅质岩成因及其页岩气地质意义
湘鄂西
晚埃迪卡拉世
早寒武世
硅质岩成因
富有机质页岩
宜昌地区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硒的富集与地质意义
埃迪卡拉纪
硒的富集
古海洋环境
Mo-U关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湘黔地区埃迪卡拉纪-寒武纪之交硅质岩的成因探讨——来自稀土元素和Ge/Si比值的证据
来源期刊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留茶坡组 层状硅质岩 穹隆状硅质岩 Ge/Si 热液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0-1020
页数 11页 分类号 P581|P594
字数 62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209/j.0479-8023.2018.03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4)
共引文献  (164)
参考文献  (3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8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留茶坡组
层状硅质岩
穹隆状硅质岩
Ge/Si
热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79-8023
11-2442/N
16开
北京海淀北京大学校内
2-89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5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5284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Guangxi Province
官方网址: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