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五氧化二钒和碳粉制备了碳氮化钒.试验采用六种温度曲线和七种不同的配碳量以确定最佳的反应温度和配碳量.结果表明,采用温度制度5得到的样品中钒含量和氮含量都达到较高的值;随着样品中配碳量的增加,样品中的钒含量略有增加,氮含量略有降低,而残余的碳含量增加.当配碳量为29%和30%时,可获得钒含量为76%,氮含量为18%的碳氮化钒.依据V2O5碳还原和增氮反应机理,整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V2O5热分解生成低价VO2阶段、VC (VN)生成阶段和氮化反应渗氮阶段.根据试验结果得到较合适的温度制度为:第一阶段采用较大的升温速度(30C/min),第二阶段采用较小的升温速度(6.8C/min),保温温度1 250℃,保温时间为1h,第三阶段采用降温速度为10℃/min,降到800℃.
推荐文章
石煤钒矿硫酸浸出制备五氧化二钒试验研究
石煤钒矿
硫酸浸出
五氧化二钒
试验研究
钒渣提取五氧化二钒的研究
五氧化二钒
钒渣
焙烧
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氮化钒
五氧化二钒
氮化钒
碳热还原
氮化
多钒酸铵静态热分解制备粉状五氧化二钒
多钒酸铵
静态中温分解
脱氨
补充氧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五氧化二钒制备碳氮化钒的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钢铁钒钛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碳氮化钒 制备 五氧化二钒 温度 配碳量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钒钛分离与提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31
页数 7页 分类号 TF841.3
字数 30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13/j.issn.1004-7638.2018.02.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伟 钢铁研究总院冶金工艺所 31 126 6.0 10.0
2 刘浏 钢铁研究总院冶金工艺所 170 1693 22.0 34.0
3 杨勇 钢铁研究总院冶金工艺所 10 13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9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氮化钒
制备
五氧化二钒
温度
配碳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钢铁钒钛
双月刊
1004-7638
51-1245/TF
大16开
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桃源街90号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3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30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