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光热资源利用率低,种植结构单一,中轻度盐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秸秆还田的中轻度盐碱地冬小麦-夏谷子轮作高产栽培模式.通过小麦、谷子秸秆全量还田的方式提高盐碱地有机质含量;通过耐盐碱小麦品种和沟播的栽培方式,改善了盐碱地小麦群体不足和后期早衰的问题;适宜早熟杂交谷子品种宽泛的适播期,可以抢墒播种或雨后播种,减少了谷子播前造墒对灌溉淡水的依赖.综合技术对充分利用黄河三角洲的光热资源,改良盐碱地和丰富当地种植结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推荐文章
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植被特征与植被恢复技术
黄河三角洲
重盐碱地
植被恢复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花生根层土壤菌群结构多样性
土壤微生物群落
16S rRNA基因
系统发育分析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不同利用方式土壤理化性质
理化性质
土地利用方式
撂荒地土地退化
盐碱地
黄河三角洲
不同人工林对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人工林
滨海盐碱地
土壤理化性质
黄河三角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河三角洲中度盐碱地冬小麦-夏谷子轮作高产种植技术
来源期刊 耕作与栽培 学科
关键词 中轻度盐碱地 大沟麦 早熟杂交谷子 秸秆还田 高产栽培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栽培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63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341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7)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轻度盐碱地
大沟麦
早熟杂交谷子
秸秆还田
高产栽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耕作与栽培
双月刊
1008-2239
52-1065/S
大16开
贵州省贵阳市延安中路62号
66-2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6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609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