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含磷化合物在机体的能量代谢,脂肪、糖类的代谢,酸碱平衡控制等各种生命活动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疾病、衰老过程息息相关.对于含磷化合物的研究尤为重要.核磁共振技术可以无损伤地、无侵入地获取生物体的信号,使其在生物体内含磷化合物的研究中迅速发展.本文综述了含磷化合物的研究现状,核磁共振技术的特点,以及液体核磁共振、固体核磁共振和核磁共振成像三种技术在含磷化合物方面的应用,并对核磁共振技术检测生物体内含磷化合物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遇到的困难进行了介绍.
推荐文章
用于提取生物体心脏生化信息的核磁共振技术
弛豫时间T1
非损伤性
动态研究
一配位有机磷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一配位磷化合物
膦炔
反应
综述
海水中磷化合物的分析进展
测定方法
进展
核磁共振联用技术在代谢物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核磁共振
代谢物
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
质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物体内含磷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化学研究与应用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含磷化合物 核磁共振 生物样品
年,卷(期) 2018,(12) 所属期刊栏目 评论与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9-1937
页数 9页 分类号 O657.2
字数 66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656.2018.1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婷 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62 254 9.0 13.0
2 瞿润连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1 0 0.0 0.0
3 邓鹏翅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5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含磷化合物
核磁共振
生物样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研究与应用
月刊
1004-1656
51-1378/O6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内
62-180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9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96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