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非化学计量Na+掺杂的LiNaxV3O8材料.XRD分析表明,材料主相为LiV3O8层状结构;非化学计量的Na+掺杂可有效增大LiV3O8层状结构的层间距d,从而降低Li+在材料内部的扩散阻力.SEM图像显示材料形貌均匀,呈厚度约100 nm的薄片状,有效减小了Li+在材料内的扩散路径.充放电测试表明掺杂量为5%的材料表现出最佳的充放电可逆性,其最大放电比容量经过活化后可达117.6 mAh/g,经50次循环后的放电比容量仍有67.6 mAh/g.
推荐文章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Li1+xV3O8研究进展
钒酸锂
锂离子电池
水溶液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及其材料
锂离子
电池
材料
锂离子电池氧化物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氧化物
电化学性能
聚吡咯作为水系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聚吡咯
水系锂电池
比容量
倍率性能
循环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化学计量掺杂的LiNaxV3O8水系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来源期刊 人工晶体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水系锂离子电池 LiV3O8 非化学计量掺杂 电化学性能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8-593
页数 6页 分类号 TM910
字数 29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985X.2018.03.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岭 华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19 13 2.0 2.0
2 刘永光 华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7 7 2.0 2.0
3 朱靖 华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9 6 1.0 1.0
4 戴磊 华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15 11 2.0 2.0
5 杨梦恩 华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2 2 1.0 1.0
6 狄正玲 华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系锂离子电池
LiV3O8
非化学计量掺杂
电化学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工晶体学报
月刊
1000-985X
11-2637/O7
16开
北京朝阳区红松园1号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北京733信箱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2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8029
相关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