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评价断层破碎带宽度对近断层隧道结构动载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10m内的6种小宽度模型,通过FLAC 3D进行数值计算,分析断层破碎带不同宽度时隧道结构与围岩的横向断面地震动力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断层破碎带宽度是影响隧道结构及围岩动载稳定的关键因素,当断层破碎带宽度超过5m时,衬砌开始出现剪切破坏区,且围岩塑性区范围大面积扩展;可将5m宽度作为近断层隧道结构动力响应程度划分的重要阈值,如果在建隧道毗邻的断层破碎带宽度大于该阈值,则应当在近距环向设置减震层或对衬砌进行局部加强.
推荐文章
近断层地震动模拟现状
地震动模拟
震源破裂过程
波传播
场地反应
近断层强震作用下跨断层水工隧洞地震动强度参数优选研究
跨断层水工隧洞
地震动强度参数
近断层地震动
相关性
双连拱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影响因素分析
双连拱隧道
地震动力响应
抗减震
埋深对隧道结构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
埋深
隧道结构
地震动力响应
临界埋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近断层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宽度影响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断层破碎带 破碎带宽度 隧道结构 动载稳定性 地震动力响应 响应特征
年,卷(期) 2018,(1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47-2251
页数 5页 分类号 U451.2
字数 42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2783.2018.19.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廷春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68 890 16.0 28.0
2 张浩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10 18 2.0 4.0
3 吕连勋 8 45 4.0 6.0
4 杨胜硕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4)
共引文献  (12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断层破碎带
破碎带宽度
隧道结构
动载稳定性
地震动力响应
响应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技论文
月刊
2095-2783
10-1033/N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5号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42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478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