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扬州某快速通道改扩建项目为依托,对于原“白加黑”复合式道路铣刨、破碎产生的旧沥青混凝土(RAP)和旧水泥混凝土(RA)进行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适用性研究,将天然骨料(NA)、RA、RAP分别以不同比例掺配设计了9组不同的再生水泥稳定碎石,通过水泥稳定碎石干缩试验、温缩试验和弯拉疲劳试验,分析其收缩机理和抗疲劳性能.研究表明,RA材料的掺入会降低材料的收缩性能,在水泥稳定碎石中混入RAP材料后能够降低材料对水和温度的敏感性,提升材料的收缩性能.RAP材料中沥青的有效成分能够增强水泥稳定碎石材料间的嵌挤作用,提高材料的均匀性和整体性,提高水泥稳定碎石的抗疲劳性能.
推荐文章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路的施工
试验路
路面基层
水稳碎石
施工
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研究
骨架密实型
水泥稳定
碎石基层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试验控制与指标分析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试验控制
试验指标
注意问题
不同级配类型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材料的抗裂性能
路面
水泥稳定碎石
密实类型
抗裂性能
极限降温幅度
极限失水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收缩及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水泥稳定碎石 再生骨料 铣刨料 收缩性能 疲劳寿命
年,卷(期) 2018,(12) 所属期刊栏目 节能与环保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100
页数 6页 分类号 U415
字数 46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4637.2018.12.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鹏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125 907 16.0 25.0
2 顾万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13 27 2.0 5.0
3 杨宇轩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4 13 2.0 3.0
4 刘安安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4 23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泥稳定碎石
再生骨料
铣刨料
收缩性能
疲劳寿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月刊
1000-4637
32-1173/TU
大16开
苏州市三香路718号
28-80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32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2503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