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我、自我、超我”理论是弗洛伊德最早在1923年的《自我与本我》中提出的,以解释意识和潜意识的形成和相互关系.“本我”代表欲望,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组成,是人格的一个最难接近而又极其原始的部分;“自我”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自我负责与现实接触,是本我与超我的仲裁者,既能监督本我,又能满足超我;“超我”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是人格中最后形成的而且是最文明的部分,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那个能够进行自我批判的道德控制的部分.
推荐文章
儿童视角里的《城南旧事》叙事艺术分析
儿童视角
《城南旧事》
叙事艺术
叙事狂欢中的狂欢时代--论电影《太阳照常升起》的叙事艺术
分段组合叙事
碎片与拼贴
魔幻现实
个人化
寓言
论裴启《语林》的叙事艺术
裴启
<语林>
叙事艺术
试析汉民间乐府叙事诗的叙事艺术
汉民间乐府叙事诗
情节
人物
现实主义
叙中插画
感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自我”与“超我”之间的自由穿越——论《石羊里的西夏》的叙事艺术
来源期刊 长安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超我” 叙事艺术 “本我” 西夏 自由 弗洛伊德 现实世界 世界影响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9-171
页数 3页 分类号 B84-06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晓哲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宝鸡市分校 1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我”
叙事艺术
“本我”
西夏
自由
弗洛伊德
现实世界
世界影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安学刊
双月刊
陕西省西安市小寨西路119号中共陕西省委
出版文献量(篇)
3295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