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传媒论坛       
摘要:
在西方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语境下,本文尝试运用苏珊·S·兰瑟的叙事理论和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从叙事视角、叙事模式、人物镜像三方面解读青春爱情电影《七月与安生》所折射出的女性主义色彩,在深入了解主要人物命运的基础上,重点剖析女性自我主体意识的觉醒,旨在揭示女性独立成长的意义和重要性.
推荐文章
论《七月与安生》中女性的自我成长
女性成长
青春
爱情
自我完善
萧红与早期《七月》及其文学写作
萧红
七月
个人化写作
抗战文学
七月鲜苹果的制汁性能研究
苹果
七月鲜
制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围城到解放:女性的自我觉醒 ——《七月与安生》的叙事学分析
来源期刊 传媒论坛 学科
关键词 女性主义 叙事 《七月与安生》 镜像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文化纵横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9-170
页数 2页 分类号 J90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6-5079.2019.03.1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茵菲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女性主义
叙事
《七月与安生》
镜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传媒论坛
半月刊
2096-5079
36-1348/G2
16开
201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4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3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