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室出血并发中枢性发热与脑室周结构脑动脉痉挛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0例高血压性脑室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中枢性发热将20例患者分为中枢性发热组和无中枢性发热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两组患者脑室周结构局部血管血流动力学,获取搏动指数值(PI)和峰值流速值(PV),观察两组患者局部动脉痉挛情况.在将中枢性发热组随机分为尼莫地平干预组和非尼莫地平干预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发热改善程度.结果 中枢性发热组PI值较无中枢性发热组高(P<0.05),PV值较无中枢性发热组低(P<0.05),脑室周结构脑动脉痉挛患者所占比例为61.54%,较无中枢性发热组的14.29%高(P<0.05).尼莫地平干预组患者的发热程度较非尼莫地平干预组患者低(P<0.05).结论 高血压性脑室出血患者并发中枢性发热后发生脑室周结构脑动脉痉挛的风险性增大,尼莫地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中枢性发热.
推荐文章
侧脑室间断引流法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观察
脑室出血
侧脑室引流术
间断引流
并发症
脑室外引流联合脑血疏口服液治疗脑室内出血的临床效果
脑室内出血
脑室外引流
脑血疏口服液
神经功能
欧洲卒中量表
脑脊液蛋白
高血压性脑室出血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脑室出血
高血压
预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脑室出血并发中枢性发热与脑室周结构脑动脉痉挛的关系
来源期刊 哈尔滨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室出血 中枢性发热 脑室周结构脑动脉痉挛 尼莫地平 关系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6-317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43.1
字数 207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志研 9 21 3.0 4.0
2 陈向荣 4 10 2.0 3.0
3 周金良 11 34 4.0 5.0
4 傅跃权 8 48 4.0 6.0
5 罗海林 5 39 3.0 5.0
6 李妙琴 3 1 1.0 1.0
7 黄凯懿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室出血
中枢性发热
脑室周结构脑动脉痉挛
尼莫地平
关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哈尔滨医药
双月刊
1001-8131
23-1164/R
大16开
哈尔滨市道里区民安街12号
14-80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50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56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