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纳米银的制备方法及其对胆道感染常见细菌的抗菌性能.方法:采用多元醇法制备纳米银颗粒,透射电镜和粒度分析仪对纳米粒子进行表征.选用粒径最小的纳米银颗粒在体外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进行检测,从而明确其抗胆道感染常见菌的性能.结果:多元醇链长增加和3-氨基丙醇比例增加,纳米银的粒径减小,纳米银粒径可以在8~20 nm精确控制.采用聚乙二醇为溶剂220℃制备得到10.6 nm的纳米银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的MIC值分别为9.76 mg/L、19.53 mg/L、39.06 mg/L,而MBC值为78.12 mg/L、3 125.5 mg/L、大于5 000 mg/L.结论:从抑制细菌效果来说,纳米银对3种菌株均有效,从杀菌效果来说,纳米银对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在一定浓度下可以达到杀菌作用,纳米银对胆道感染常见细菌有效,可应用于胆道感染治疗.
推荐文章
控制剂种类对多元醇热法制备纳米银材料形貌的影响
纳米银棒
纳米银颗粒
多元醇热法
控制剂
硫酸钠
氯化钾
纳米银抗菌钛种植体对口腔细菌抗菌性能的研究
纳米银
抗菌性能
贴膜法
抗粘附
纳米银插层膨润土抗菌剂的性能研究
模板
纳米银
稳定性
微观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元醇法制备纳米银及其胆道感染常见细菌的抗菌性能
来源期刊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纳米银 多元醇法 胆道感染 抗菌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81-885
页数 5页 分类号 R446.5
字数 40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190/j.cnki.45-1211/r.2018.06.03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旺钏 三明学院资源与化工学院 37 103 5.0 8.0
2 纪孝峰 6 13 2.0 3.0
3 罗广龄 2 10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银
多元醇法
胆道感染
抗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5-930X
45-1211/R
大16开
广西南宁市双拥路22号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2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95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