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可扩张支架置入联合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治疗完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开放研究(临床注册号:NCT0297254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伦理委员批号:2016-科-161-1).病例入组标准:(1)年龄18~75岁;(2)病理证实为腺癌;(3)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证实为合并完全性肠梗阻的左半结肠癌(距肛门>15 cm);(4)影像学评估肿瘤可切除,无远处转移;(5)体力状况ECOG评分≤1分或者Karnofsky评分>70分,经评估可耐受新辅助化疗和手术;(6)6个月内未接受过针对肿瘤的放疗和化疗;(7)骨髓系统和肝肾功能的要求:血红蛋白≥90 g/L(14 d内未输血)、中性粒细胞≥1.5×109/L、血小板≥80× 109/L,总胆红素≤1.5×正常值上限(ULN)、血清转氨酶≤2.5×ULN,血清肌酐≤1.0×ULN、内生肌酐清除率>50 ml/min;(8)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多原发结直肠癌;(2)拒绝手术;(3)合并腹膜炎或者支架置入前存在肠穿孔;(4)其他审查员从登记研究中认为有充分理由是不合格的情况:如有潜在的与临床方案不符的情况.根据上述标准,纳入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31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14例)、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13例)、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例)、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例)诊断为完全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并接受可扩张支架置入的患者总计62例.根据术者操作习惯和患者意愿,分为新辅助化疗组和直接手术组.其中新辅助化疗组(21例)在放置可扩张支架后1~2周,给予2个疗程CapeOX(卡培他滨加奥沙利铂)或3个疗程mFOLFOX6(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加亚叶酸钙)方案新辅助化疗,化疗结束后3 周内接受手术;直接手术组(41 例)放置支架后 1~2 周内接受手术.采用 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肿瘤部位、基础疾病等)、手术结果(包括支架置入相关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难易程度、术中是否造口等)和术后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伤口感染、吻合口漏等)发生情况的差异.记录新辅助化疗组病例术前化疗相关不良反应.手术难易程度由术者按1~10视觉模拟评分判断,1代表手术难度最低,10代表手术难度最高.结果 全组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4例,年龄(64.8±8.8)岁.在临床基线资料方面,直接手术组与新辅助化疗组患者除支架置入后手术时间间隔[(10.4±5.2) d比(61.3±13.5) d,t=16.679,P<0.001]存在差异外,其余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两组间资料均衡且具有可比性.两组病例在支架置入后均未发生脱落,但直接手术组肠穿孔3例,新辅助化疗组肠穿孔和肠梗阻各1例,后均接受急诊手术.新辅助化疗组化疗期间不良反应以1度和2度为主,仅1例3度腹泻不良反应.与直接手术组相比,新辅助化疗组的造口率低[4.8%(1/21)比34.1%(14/41),χ2=6.538,P=0.011],腹腔镜手术率高[71.4%(15/21)比36.6%(15/41), χ2=6.751,P=0.009],手术时间短(平均数147 min比178 min,t=-3.255,P=0.002),术中失血量少(平均数47 ml比127 ml,t=-4.129,P<0.001),手术难度低(平均数3.3分比5.6分,t=-5.091,P<0.001),术后排气时间短(平均数56.2 h比69.0 h,t=-2.891,P=0.006),术后住院时间短(平均数 8.5 d比13.5 d,t=-2.246,P=0.028).两组伤口感染和吻合口漏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支架置入联合新辅助化疗后手术安全、可有效用于治疗完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还可显著降低造口率、提高腹腔镜手术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难度、加速患者术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