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肢端色素痣的病理学特征,并与其他部位痣和恶性黑色素瘤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选取2010-07-2018-02肢端色素痣17例和肢端恶性黑色素瘤1例,分析两者显微镜下特点,同时查阅多篇国外文献报道.结果 17例病变中,皮内痣1例,交界痣6例,混合痣10例.10例的痣细胞不仅仅位于深皮脊(皮脊标志表皮下方的表皮突部分),还位于深皮沟(皮沟标志表皮下方的表皮突部分),6例患者的痣细胞呈派杰样向表皮内扩散,16例的黑色素颗粒主要垂直排列于角质层的皮沟内,1例主要排列于角质层的皮脊内.1例恶性黑色素瘤的瘤细胞粘附性差、融合,瘤细胞呈派杰样向表皮内扩散,角质层内的黑色素颗粒排列杂乱,真皮内较多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肢端色素痣的痣细胞可以在表皮内呈派杰样扩散,黑色素颗粒也可以垂直排列于角质层的皮沟内,而恶性黑色素瘤的瘤细胞可在表皮内呈派杰样扩散,黑色素颗粒可垂直排列于角质层的皮脊内或杂乱排列,这是两者的鉴别要点.
推荐文章
小儿色素性巨痣诊断标准探讨及围手术期处理
痣,色素
儿童
手术期间
参考标准
颅内囊肿的病理-影像学表现和鉴别诊断
颅脑
囊肿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子宫腺肌症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子宫腺肌症
磁共振成像
诊断
诊断,鉴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肢端色素痣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来源期刊 诊断病理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肢端色素痣 黑色素颗粒 皮脊 皮沟 恶性黑色素瘤
年,卷(期) 2018,(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4-836,84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9.5
字数 20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8096.2018.12.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玲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病理科 47 462 11.0 20.0
2 李理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病理科 39 237 8.0 14.0
3 汪芸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病理科 8 37 3.0 6.0
4 曾艳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病理科 6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肢端色素痣
黑色素颗粒
皮脊
皮沟
恶性黑色素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诊断病理学杂志
月刊
1007-8096
11-3883/R
大16开
北京市东四南门仓5号
82-882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79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81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