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与日本在近现代史上的复杂关系众所周知,而身处其中的中日知识人、知识团体基于何种立场与诉求进行彼此认知、开展历史互动,以及相关历史实践承载着怎样的文化信息,时常是后来的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之一.由于当事人面对的历史情境是具体的、即时的、动态的,他们对特定对象的择取与关注通常与其自身的现实诉求相关.因而,将他们看似自然、顺畅的认识与理解状态,尤其是其中的侧重点——既是指在跨文化理解之初“选择”对象这一事态本身传达的倾向性,又是指向本国读者介绍该对象时特别偏重他的何种气质与业绩——视为问题与症候,则往往能为我们的历史阐释开放出新的空间.从这一角度来说,考察中国的知识人如何看待作为他者的近现代日本,实际关涉作为考察者一方的自我定位、知识视角与情感结构.
推荐文章
论周作人20世纪40年代的思想构架--以《汉文学的传统》等4篇文章为例
中国的文艺复兴
汉文学
固有思想
民族的主体性
20世纪30年代广西对外贸易整治述评
20世纪30年代
对外贸易
整治
述评
20世纪30年代《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在中国的译介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中国
译介
社会现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审美文化的政治时刻——论20世纪30至40年代周作人对柳宗悦的理解
来源期刊 文艺争鸣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审美文化研究专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106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柏奕旻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8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争鸣
月刊
1003-9538
22-1031/I
16开
长春市自由大路509号
12-99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56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46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