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南方农业学报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和生育期对皖薯5号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为鲜食型甘薯在安徽的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7年以鲜食型甘薯品种皖薯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3种不同种植密度(5.25万、6.75万和8.25万株/ha)和3种不同生育期(90、110和130 d)处理,分析不同处理下的甘薯鲜薯产量、薯块干物率、薯干产量、淀粉产量及商品薯率等产量和品质指标.[结果]种植密度和生育期对皖薯5号鲜薯产量、薯干产量、淀粉产量及干物率均有明显影响.低种植密度下(5.25万株/ha)的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和淀粉产量随生育期延长而极显著增加(P<0.01,下同);中等种植密度下(6.75万株/ha)的鲜薯产量、薯干产量、淀粉产量及干物率在早期随生育期延长而极显著增加,后期增加则不显著(P>0.05,下同);高种植密度下(8.25万株/ha),鲜薯产量随生育期延长无明显增加趋势,而薯干产量、淀粉产量及干物率在早期随生育期延长极显著增加,后期增加不显著.生育期为111和130 d时,皖薯5号的商品薯率在中等种植密度条件下最高,在高种植密度条件下最低.[结论]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种植密度和延长生育期能提高甘薯产量,但过度提高种植密度和延长生育期并不利于提高甘薯产量.皖薯5号在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a、生育期130 d条件下可获得最高产量;在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a、生育期110 d时可接近最高产量并获得最高的商品薯率,此条件下有利于鲜薯提早上市,延长销售周期,获得更高的综合经济效益.
推荐文章
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冀张薯8号产量的影响
冀张薯8号
种植方式
栽培密度
产量
种植密度对太育1号产量及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种植密度
太育1号
产量要素
产量
干物质积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种植密度和生育期对鲜食型甘薯皖薯5号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来源期刊 南方农业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皖薯5号 密度 生育期 产量
年,卷(期) 2018,(11) 所属期刊栏目 生理生化·土壤肥料·农业生态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86-2192
页数 7页 分类号 S531.0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191.2018.11.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小平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0 66 5.0 6.0
2 杜祥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16 39 4.0 5.0
3 夏家平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3 19 3.0 3.0
4 韩杨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3 19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5)
共引文献  (68)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0(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1(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2(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3(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4(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5(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皖薯5号
密度
生育期
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方农业学报
月刊
2095-1191
45-1381/S
大16开
196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35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