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设4个密度水平(75000、150000、225000、300000株/hm2),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张杂谷5号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张杂谷5号在整个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呈慢—快—慢型,150000株/ hm2密度下成熟期单株干物质积累总量为100.82 g/株,穗部干物质质量为79.94 g/株,叶、茎运转率为24.73%、26.82%,叶、茎对籽粒的贡献率为8.55%、14.87%,产量为7477.37 kg/hm2,各项指标均高于其他3个种植密度,150000株/ hm2为张杂谷5号的最佳种植密度。
推荐文章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玉米
诺达1号
种植密度
叶面积指数
干物质积累
产量
河套地区种植方式与密度对'张杂谷19号'产量的影响
杂交谷子
种植密度
抗旱
河套地区
'张杂谷19号'
不同种植密度对高粱辽杂18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高粱
辽杂18号
种植密度
生长发育
产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种植密度对张杂谷5号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来源期刊 河南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谷子 张杂谷5号 种植密度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年,卷(期) 2015,(12)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栽培? 遗传育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2,35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15
字数 249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龚学臣 河北北方学院农林科技学院 56 466 12.0 17.0
2 赵治海 36 200 8.0 12.0
3 卢海博 河北北方学院农林科技学院 32 116 6.0 8.0
4 乔永明 河北北方学院农林科技学院 23 76 5.0 7.0
5 孟丽丽 河北北方学院农林科技学院 7 27 4.0 5.0
7 张付强 5 51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134)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03)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谷子
张杂谷5号
种植密度
干物质积累
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农业科学
月刊
1004-3268
41-1092/S
大16开
郑州市农业路1号
36-32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34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598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