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儿童哮喘长期随访及儿童哮喘预后中的重要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6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专科门诊治疗并积极配合护理干预的哮喘患儿100例进行随访,观察周期为10年,研究期间记录治疗开始时、药物治疗结束时、随访第6年和第10年的情况.每次随访评估的内容包括哮喘症状评分(采用《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的症状评分标准)、鼻炎评分(参考世界变态反应组织和欧洲变应性反应与临床免疫学会指南)、用药评分(参考世界变态反应组织指南和临床评价的评分方案)和近一年发作次数和哮喘近一年发作次数.使用SPSS 20.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数据不成正态分布或者方差不齐时,组内比较采用多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Friedman检验).结果 100例哮喘患儿在治疗结束时、随访第6年和随访第10年的哮喘症状评分分别为(1.70±0.68)、(0.78±0.39)、(0.70±0.58)分,均低于治疗前(1.80±0.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63,P<0.01);随访第6年、随访第10年与治疗结束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40, P<0.01).鼻炎评分比较,患儿治疗结束时、随访第6年和随访第10年的鼻炎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21,P<0.01),随访第6年、随访第10年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5.30,P=0.07).用药评分比较,患儿治疗结束时、随访第6年和随访第10年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3.60,P<0.01),随访第6年、随访第10年与治疗结束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6.00,P<0.01).近一年急性发病次数,患儿治疗结束时、随访第6年和随访第10年的急性发病次数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6.40,P<0.01),随访第6年、随访第10年与治疗结束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20,P=0.20).结论 护理干预的实施显著提高了患儿及家长对疾病的重视程度,有助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长期缓解,促进疾病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