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温热疗法对孢子丝菌病模型小鼠皮损局部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选取50只BALB/C雌性小鼠,建立孢子丝菌病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入A组和B组,每组25只.B组在接种2周后应用恒温水浴箱对小鼠尾部皮损局部进行水浴温热治疗,温度为43℃,每次15 min,每周3次,共治疗4周;A组不予任何处置.比较两组疗效差异,免疫组化法检测皮损病变组织中干扰素-γ的表达水平,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皮损病变组织中CD80、CD86的表达水平.结果 B组小鼠皮损消退快于A组.B组小鼠皮损消退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B组小鼠皮损病变部位干扰素-γ、CD80、CD86的表达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热疗法治疗孢子丝菌病效果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皮损病变组织中干扰素-γ、CD80、CD86的表达水平上升有关.
推荐文章
免疫正常Wistar大鼠皮肤型孢子丝菌病的观察
孢子丝菌病,皮肤型
Wistar大鼠
免疫正常
申克孢子丝菌
原木灵芝破壁孢子粉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原木灵芝破壁孢子粉
免疫力
灵芝多糖
灵芝三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温热疗法对孢子丝菌病模型小鼠皮损局部免疫微环境影响
来源期刊 临床军医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温热疗法 孢子丝菌病 干扰素-γ CD80 CD86
年,卷(期) 2018,(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40-134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56
字数 22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680/j.1671-3826.2018.11.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管秀好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 21 78 6.0 7.0
2 林俊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 35 170 7.0 12.0
3 孙明强 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 5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温热疗法
孢子丝菌病
干扰素-γ
CD80
CD86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军医杂志
月刊
1671-3826
21-1365/R
大16开
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83号沈阳军区总医院院内
8-13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514
总下载数(次)
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