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SDN将传统网络控制面与转发面解耦,在实施集中化管控的同时引入诸多新的安全和管理问题.脆弱点类型在SDN各层及南北向接口存在差异性,且传播趋势不同.针对脆弱性在SDN层内及层间的扩散效果及抑制策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io-PEPA的SDN脆弱性扩散形式化模型.1)对Bio-PEPA基础语义进行讨论,阐明其适用于具有明显分层架构的SDN及具有动态性的脆弱性扩散过程;2)探讨SDN中各层存在的脆弱性问题,并对SDN中存在的脆弱性以层为单位进行建模,通过对SDN层内及层间脆弱性扩散过程构建形式化模型,进而分析SDN内脆弱性在水平(层内)及垂直(层间)2个维度内的扩散机理,从而更好地抑制脆弱性在SDN内的扩散;3)通过仿真实验得出可以通过降低连接转化率、提升检测转化率及修复转化率来有效抑制SDN的脆弱性扩散.
推荐文章
集群创新扩散的鲁棒性和脆弱性
集群网络结构
创新扩散
鲁棒性
脆弱性
自然灾害动态风险分析的一个形式化模型
动态风险
自然灾害
密度函数
脆弱性函数
信息扩散
基于信息分配和扩散理论的东北地区干旱脆弱性特征分析
信息分配和扩散理论
标准化降水指数
脆弱性
风险
医药企业人力资源系统脆弱性的生成与扩散
医药企业
人力资源系统
脆弱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面向SDN的脆弱性扩散形式化建模与扩散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软件定义网络 Bio-PEPA 形式化建模 脆弱性扩散 抑制策略
年,卷(期) 2018,(10) 所属期刊栏目 分布式系统安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56-2268
页数 13页 分类号 TP393
字数 103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8044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中楠 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17 19 2.0 3.0
2 赵国生 哈尔滨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58 246 7.0 13.0
3 王健 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52 131 6.0 8.0
4 李可 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7)
共引文献  (291)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4(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6(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软件定义网络
Bio-PEPA
形式化建模
脆弱性扩散
抑制策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月刊
1000-1239
11-1777/TP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科学院南路6号
2-654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53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6487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