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条件下,以小麦品种矮抗58和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小麦季深耕、玉米季免耕;小麦季旋耕、玉米季免耕)及不同氮肥总量(540,420,300 kg·hm-2)和不同氮肥运筹方式(不同追肥比例及追肥时期)对豫东潮土和豫南砂姜黑土物理性状及氮含量的周年变化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耕能显著降低潮土和砂姜黑土20~40 cm土层土壤容重,显著提高两类土壤20~40 cm土层土壤总孔隙度以及田间持水量,且深耕处理下两类土壤周年作物产量分别比旋耕处理增加4.30% 和2.63%;土壤全氮以及碱解氮含量均随着氮肥施用总量的增加而升高,在氮肥施用量相同条件下,追施氮肥前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随着底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追施氮肥后随着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研究认为,本试验条件下,考虑到经济效益,建议采用小麦季隔年深耕而玉米季免耕直播的耕作方式,在潮土区的B1C3(小麦季300 kg·hm-2纯氮,按照底肥与拔节期追肥之比为1:1施入,玉米季240 kg·hm-2纯氮,按底肥与拔节期追肥大喇叭口期追肥之比为2:1:1施入)施肥模式,和砂浆黑土地区的B2C1(小麦季240 kg·hm-2全底施,玉米季180 kg·hm-2纯氮,底肥与拔节期追肥之比3:1施入)施肥模式为两地最优的氮肥施用模式.
推荐文章
新修梯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土壤理化性质
作物产量
梯田
施肥与耕作集成技术对木薯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生物有机肥
配方肥
耕作
木薯
产量
土壤性状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旱地玉米产量的影响
耕作模式
蓄水保墒
土壤呼吸速率
玉米产量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耕作方式
土壤理化性状
土壤结构
玉米产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耕作模式与氮肥运筹对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耕作模式 氮肥运筹 潮土 砂姜黑土 土壤理化性状 作物产量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耕作与栽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6-193
页数 8页 分类号 S157.4|S141.3
字数 63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06/j.issn.1000-7601.2018.01.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勇 23 44 4.0 5.0
2 张玉娥 1 7 1.0 1.0
3 杨习文 1 7 1.0 1.0
4 杜聪阳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2)
共引文献  (1052)
参考文献  (3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72)
二级引证文献  (4)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5(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6(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1997(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8(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9(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1(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2(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3(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4(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5(41)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6(4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07(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8(3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9(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0(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耕作模式
氮肥运筹
潮土
砂姜黑土
土壤理化性状
作物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双月刊
1000-7601
61-1088/S
大16开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1-14号信箱
52-97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8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48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