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提高企业产品的研发制造能力,建立了一种结合模块化设计思维,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多种创新设计方法为手段的多层次创新设计策略.该策略从用户需求分析层、公理设计转换层、问题的模块化分析层和模块求解层4个层面展开,首先获取用户需求并进行规范化表达,得到产品功能特征;其次根据上层分析结果,利用公理设计工具构建功能特征与设计参数之间的映射,得到产品的分解层次表和设计矩阵;然后采用模块化设计思维,将设计问题进行逐层分解与整合,进行模块化分析,得到产品的功能概念主模块、细化层子模块;最后对系统中出现的矛盾以及相关功能,进行形态学矩阵分析,对原理解进行筛选,获得最终用户满意的创新解决方案,并用一种泡沫硬化剂自动制备装置的创新设计验证了该策略的可行性.
推荐文章
面向多层次学生《物联网概论》课程的模块化教学设计
混合教学
物联网概论
传感器
有益探索
一种基于知识进化的多层次结构产品整体方案创新设计方法
基因算法
多层次结构
整体方案创新设计
优化设计
面向创新设计的多层次Web信息检索研究
创新设计
信息检索
创造性思维
搜索引擎
基于纸材料的产品创新设计策略研究
产品创新设计
设计
策略
纸材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面向模块化设计的产品多层次创新设计策略研究
来源期刊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用户需求 公理设计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形态学矩阵 模块化思维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企业管理与信息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96
页数 6页 分类号 TH122
字数 58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509X.2018.03.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万浩 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6 4 1.0 2.0
2 刘超 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118 668 14.0 22.0
3 甘吴波 3 4 1.0 2.0
4 妥世花 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2 4 1.0 2.0
5 宋兴格 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2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1)
共引文献  (243)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用户需求
公理设计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形态学矩阵
模块化思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月刊
2095-509X
32-1838/TH
大16开
南京市长虹路445号
28-220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47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363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