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选用5种原料煤,3种添加剂分别考察煤结构特性和添加剂种类对制备活性炭性能的影响,以比表面积、孔径分布、CO2吸附量、碘值、微晶结构尺寸对活性炭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由于5种原料煤结构特性的不同,经炭化之后微晶高度和层片宽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太西煤炭化料的微晶结构在后期活化阶段最为适宜,从而以灰分低、挥发分适中的太西无烟煤为原料,制备的活性炭微孔最为发达,吸附CO2的性能最佳;3种添加剂中NH4Cl+ KNO3效果最为显著,制备的活性炭比表面积为1 093 m2/g,微孔孔容为0.415 mL/g,CO2的吸附量为2.41 mmol/g(0.1 MPa,25℃).
推荐文章
甲烷吸附量与活性炭孔隙结构关系的研究
无烟煤
活性炭
孔径结构
甲烷吸附量
单层吸附
孔结构对活性炭吸附CH4和CO2的影响
高比表面积
活性炭
天然气
二氧化碳
孔结构
吸附存储
吸附分离
活性炭对CO和CO2的吸附行为研究
活性炭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吸附等温线
吸附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原料煤结构特性和添加剂对活性炭孔隙结构及吸附CO2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煤炭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煤种特性 添加剂 CO2吸附量 活性炭
年,卷(期) 2018,(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4-2329
页数 6页 分类号 TQ424
字数 501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闯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3 8 2.0 2.0
2 朱俊生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10 19 1.0 4.0
3 岳晓明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11 114 7.0 10.0
4 杨昌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4)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煤种特性
添加剂
CO2吸附量
活性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炭学报
月刊
0253-9993
11-2190/TD
大16开
北京和平里青年沟东路5号煤科院内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72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1705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