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探究苦豆子植株不同部位的抗凝血作用,采用平板血凝法检测了秋季采摘的苦豆子植株的豆子、豆荚、豆叶和顶须室温超声醇提液对家兔离体血液的抗凝效果.结果表明,豆子具有完全抗凝作用;而相对抗凝阴性对照[0.9%氯化钠,(282±11)s]来说,豆荚[(413±47)s,P<0.01]、豆叶[(456±32)s,P<0.01]和顶须[(317±33)s,P<0.05]均能够延长血液凝固时间.试验结果显示,苦豆子植株具有延缓血液凝固或抗凝血作用,提示苦豆子有望开发用于防止血栓形成或制备抗凝剂原料.
推荐文章
秋季苦豆子植株不同部位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苦豆子
不同部位
营养成分
喙尾琵琶甲对家兔血液生理指标及离体小肠平滑肌的影响
喙尾琵琶甲
血液生理指标
小肠平滑肌
收缩活动
不同处理黄芩对家兔离体小肠张力的影响
黄芩
离体小肠
张力
家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苦豆子植株不同部位对家兔离体血液抗凝效果研究
来源期刊 畜牧与饲料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苦豆子 血液 凝血时间 抗凝剂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7
页数 3页 分类号 S853.7|S816.5
字数 279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丹 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 6 87 3.0 6.0
2 赵红琼 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 53 348 10.0 17.0
3 孟坤杰 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 4 1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苦豆子
血液
凝血时间
抗凝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畜牧与饲料科学
月刊
1672-5190
15-1228/S
大16开
呼和浩特市昭君路22号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综合实验大楼
16-101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35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369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