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拉岡精神分析中的大他者,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存在。早在1936年Marienbad的国际会议上,拉岡初次讲述镜像理论的时候,就开始使用"他者"一词。起初,他并没有区分小他者和大他者。当时的他者非常接近他人(Autrui)的概念。而这里的他人作用相当于小孩子认识到自我存在的中介镜子。在拉岡50年代转向语言学之后,从1955年的第二期研讨班开始,他逐步开始区分出大、小他者(Autre/Other与autre/other,并分别以A和a表示)。小他者指镜像阶段中作为自认同对象的非我介体,而大他者则表征象征性语言中的能指链。拉岡原创性地将他者实质性地一分为二。外在的人文环境对主体人格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自我之外的人、事物这些他者对主体具有能动的构成作用。"自我"不是一种生物存在,而是一种自我的意识,产生于他人的认同中,他者在自我的形成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人间相互的认同,才构成了一个个自我。本文分析了他者与大他者之间的关系,最后认为种种迹象显示,拉岡的大他者拥有神秘的绝对的主体力量,或指宗教里的神,也指宇宙的潜在规律。
推荐文章
《养家之人》:女性主义电影中的"他者"与"解构"
女性主义
电影理论
他者
解构
"他者"的悲剧:解读《野草在歌唱》
他者
悲剧
《野草在歌唱》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D.H.劳伦斯的精神分析"情结"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
劳伦斯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
情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拉岡精神分析中的他者与大他者
来源期刊 芒种:下半月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拉岡 精神分析 大他者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
页数 4页 分类号 B84-06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月汀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1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拉岡
精神分析
大他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芒种:下半月
月刊
1003-9309
21-1040/I
沈阳市和平区北三经街66号
8-318
出版文献量(篇)
5768
总下载数(次)
6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