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苏州地区肺炎并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为其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入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的236例肺炎并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进行多病原检测,并收集全部患儿临床资料,将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28d~ <3月龄组,3~<6月龄组,6~ <12月龄组及≥12月龄组.对各年龄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肺炎并类百日咳综合征易发生在6个月以内小婴儿,以3~<6月龄组儿童发生率最高[28 d~ <3月龄:5.3%(102/1 910例)、3~<6月龄:5.7%(76/1 341例)、6~<12月龄:2.0%(36/1 762例)、≥12月龄:0.4%(22/5 304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31.870,P<0.05).一年四季均有肺炎并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以夏季发生率最高[春、夏、秋、冬4季发生率分别为2.6%(72/2 740例)、3.7%(96/2 611例)、2.1%(56/2 749例)、0.48%(12/2 487例)],各个季节肺炎并类百日咳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380,P<0.001).临床症状均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有33.0%(78/236例)的患儿出现喘息表现,主要发生在3月龄以上年龄组,发热发生比例与年龄呈正相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2.938,P<0.0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有升高,以3~<6月龄组升高最明显,白细胞计数高达(19.01 ±11.99)×109/L,淋巴细胞百分比最高者达0.80,80%以上的患儿血小板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CRP)增高发生率在28d~<3月龄组患儿更易发生CRP增高,胸部X线检查肺部炎症病理改变表现为多肺叶段受累,以28 d~ <3月龄组更易发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829,P<0.05).病毒、细菌和肺炎支原体(MP)均可引起肺炎并类百日咳综合征,56例发生混合感染,前3位病原体是鼻病毒、MP和肺炎链球菌,3月龄以下肺炎并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更易出现混合感染.结论 肺炎并类百日咳综合征易发生于6月龄以下小婴儿,夏季发生率最高,临床症状均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病毒、细菌和MP均可引起肺炎并类百日咳综合征,部分患儿可发生混合感染,前3位病原体是鼻病毒、MP和肺炎链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