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百日咳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554例百日咳患儿的病例资料,对其临床特征 、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年龄 、性别 、免疫状态 、病情严重程度 、是否合并感染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① 在554例患儿中男性284例(51.3%),女性270例(48.7%);<1岁者386例(69.7%),未进行免疫接种者246例(44.4%);普通型百日咳535例(96.6%),重型百日咳19例(3.4%)均预后良好;单纯感染373例(67.3%),混合感染181例(32.7%),常见合并感染病原为流感病毒 、合胞病毒 、腺病毒 、肺炎支原体和肺炎链球菌等,其中病毒感染占到72.4%;2例诊断百日咳脑病,均发生在<3个月组;320例(57.8%)影像学资料提示合并肺炎.② 在554例中,237例白细胞计数(WBC)>12.0×109/L,平均采血时间在起病16.9天,217例WBC≤12.0×109/L,平均采血时间在起病32.0天;血小板计数(PLT)仅1例降低,274例(49.5%)正常,279例(50.3%)>400×109/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平均值为1.37±2.30mg/L;降钙素原(PCT)值32例缺失,9例>0.1ng/mL,其余513例(93.1%)均 ≤0.1ng/mL.③ 呼吸暂停 、肺炎 、重症病例均以未接种组发生率最高(χ2值分别为30.434、20.173、17.317,均P<0.05),痉挛性咳嗽 、鸡鸣样回声 、喘息 、腹泻均在1岁以内组发生率高(χ2值分别为7.842、20.061、10.590、31.191,均P<0.05),肺炎在3岁以上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248,P<0.05).④ 平均住院日随着年龄的增长 、免疫剂次的增加而缩短.外周血白细胞越高,病程越短者,差异更具有统计学意义[Exp(B):1.022,95%CI:1.009~1.035,P<0.05].结论 百日咳多见<1岁的婴幼儿,发病无性别差异,大多预后良好,合并感染以病毒多见,治疗时应尽量避免盲目升级抗生素.hsCRP和PCT对百日咳博德特菌感染诊断无指导意义.患儿发病年龄越小,免疫剂次越不完善,临床症状越重.外周血白细胞越高,病程持续时间越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