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白藜芦醇(RES)对氧化损伤小鼠睾丸间质细胞TM3的保护作用,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首先,用不同浓度(0、150、200、250、300 μmol/L)的过氧化氢(H2O2)处理小鼠睾丸间质细胞TM3 8 h,确定建立氧化损伤细胞模型的适宜H2O2浓度;然后,用不同浓度(0、2.5、5.0和10.0 μmol/L)的RES分别处理正常细胞24 h,确定RES安全浓度;最后,用安全浓度的RES处理氧化损伤细胞24 h.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采用iCELLigence实时无标记细胞功能分析仪监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待安全浓度的RES处理氧化损伤细胞结束后采用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探针法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OS)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沉默调节蛋白1(SIRT1)/解偶联蛋白2(UCP2)信号通路中关键因子SIRT1和UCP2 mRNA和蛋白质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1)用浓度为150μmol/L及以上的H2O2处理细胞8h后,极显著降低细胞存活率(P<0.01),因此确定150 μmol/L为建立氧化损伤细胞模型的适宜H2O2浓度.2)用10.0μmol/L及以下浓度的RES处理正常细胞24 h后,细胞存活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用2.5、5.0和10.0μmoL/L的RES处理氧化损伤细胞24 h后,细胞存活率均显著提高(P<0.05),且各浓度RES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选用5.0 μmol/L为RES的安全浓度.3)用5.0μmol/L的RES处理氧化损伤细胞24 h后,细胞中ROS的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细胞中SIRT1 mRNA和蛋白质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而UCP2 mRNA和蛋白质的相对表达量则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1或P<0.05).由此可见,适宜浓度的RES可激活SIRT1同时抑制UCP2的表达,UCP2通过负反馈调节方式减少细胞内ROS的生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TM3细胞的氧化损伤.
推荐文章
EDS诱导小鼠睾丸间质细胞TM3凋亡中NDRG2的表达及意义
N-myc下游调节基因2
1,2-二甲磺酸乙烷
睾丸间质细胞
TM3
凋亡
白藜芦醇对PC-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Hedgehog信号通路的影响
白藜芦醇
环巴明
Hedgehog
上皮间质转化
前列腺癌
白藜芦醇通过调节Hippo信号通路抑制胰腺星状细胞活化
胰腺癌
白藜芦醇
胰腺星状细胞
Hippo信号通路
白藜芦醇通过Akt/mTOR通路上调自噬改善辐射诱导小肠损伤
放射性小肠损伤
白藜芦醇
自噬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藜芦醇通过沉默调节蛋白1-解偶联蛋白2信号通路降低小鼠睾丸间质细胞TM3的氧化损伤
来源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白藜芦醇 氧化损伤 沉默调节蛋白1 解偶联蛋白2 小鼠睾丸间质细胞TM3
年,卷(期) 2018,(7) 所属期刊栏目 分子营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32-2640
页数 9页 分类号 S823|R285.5
字数 63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67x.2018.07.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伍小松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59 138 6.0 9.0
2 杨青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26 78 6.0 8.0
3 方娟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5 4 1.0 1.0
4 张晓春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3 9 2.0 3.0
5 陈指龙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6 10 2.0 3.0
6 黎陈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6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8)
共引文献  (54)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9(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0(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2(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3(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4(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5(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6(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7(12)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藜芦醇
氧化损伤
沉默调节蛋白1
解偶联蛋白2
小鼠睾丸间质细胞TM3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动物营养学报
月刊
1006-267X
11-5461/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57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578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