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黄河下游滩区是黄河行滞洪沉沙区域,也是滩区居民赖以生存的家园、现状滩区仍有91.58万居民防洪安全缺乏保障,人民生活贫困,黄河下游不利河道形态使得黄河防洪形势依然严峻.在充分考虑新时期国家生态发展战略及沿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黄河下游滩区生态治理的5种具体模式及详细实施途径,并从防洪保安、滩区群众安居乐业、生态、经济等多个方面对治理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黄河下游滩区生态治理经济、社会、生态效果显著,可实现治河与惠民的双赢、建议国家加快推进黄河下游滩区生态治理工作.
推荐文章
黄河下游滩区治理与生态再造模式发展——“黄河下游滩区生态再造与治理研究”之四
“二级悬河”
滞洪沉沙
滩区生态再造
滩区治理
黄河下游
黄河下游滩区再造与生态治理
功能区划
生态治理
滩区再造
黄河下游
黄河下游滩区治理研究与展望
功能变化
产业发展
人口搬迁
蓄滞洪区
滩区治理
黄河下游
黄河下游河道形态变化及应对策略——"黄河下游滩区生态再造与治理研究"之一
生态再造
宽河固堤
生产堤
"二级悬河"
河道形态
滩区
黄河下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河下游滩区生态治理模式与效果评价——“黄河下游滩区生态再造与治理研究”之五
来源期刊 人民黄河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效果评价 模式 生态治理 滩区 黄河下游
年,卷(期) 2018,(11) 所属期刊栏目 “黄河下游滩区生态再造与治理研究”之五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33
页数 5页 分类号 TV853|TV882.1
字数 50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379.2018.1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生云 14 73 6.0 7.0
2 张金良 24 96 5.0 8.0
3 张瑞海 5 26 4.0 5.0
4 暴入超 3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效果评价
模式
生态治理
滩区
黄河下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黄河
月刊
1000-1379
41-1128/TV
大16开
郑州市金水路11号《人民黄河》杂志社
194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08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3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