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生猪养殖业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母猪作为生猪养殖场的核心猪群,其生产性能是决定生猪养殖场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我国是世界生猪养殖的第一大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和商品猪出栏量均超过世界总量的50%,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母猪饲养管理水平较低,在生产性能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实际生产中母猪的生产性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母猪的营养摄取、机体特性、饲养空间环境及胎次等,其中温热环境是影响母猪健康和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温热环境包括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动、辐射及热传递等因素,他们共同作用于动物,使动物产生冷或热、舒适与否的感觉.适宜的温热环境有利于保障母猪的机体健康,提高其生产性能,反之,不适宜的温热环境会引起母猪的热环境应激,破坏体热平衡,甚至导致生产停止,使机体进入病理状态,引发疾病甚至死亡.因此,掌握母猪的温热环境需求并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对提高母猪生产性能和生猪养殖场经济效益至关重要.文章从温热环境对母猪的影响和温热环境调控技术两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生猪养殖场母猪生产管理的温热环境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1)温热环境对母猪的影响方面.温热环境对母猪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行为、生理和生产性能等方面的变化.在行为方面,高温环境下,由于侧卧时母猪体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更大,可增加机体散热量,母猪会通过行为姿势改变进行热调节,如增加侧卧时间、减少站立和俯卧时间,而母猪姿势行为的频繁改变会增加仔猪压死率.在生理方面,热应激时母猪会通过减少采食量、增加呼吸率和皮肤血流量等途径来减少代谢产热、增加散热,同时母猪血液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会增加、甲状腺素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这些生理变化会破坏母猪机体内分泌和能量平衡,进而导致胚胎早期死亡、流产和泌乳量下降.在生产性能方面,热应激会对母猪发情间隔、产仔数和泌乳量等生产性能造成不利影响,妊娠前期热应激主要影响返情率和产仔数,妊娠后期主要影响产活仔数和死胎数,分娩后则主要影响仔猪存活率,环境高温通过影响母猪的泌乳量对哺乳仔猪生产性能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影响母猪的采食量、泌乳期母猪失重和体内生殖激素的分泌,导致母猪断奶后发情延迟.(2)温热环境调控技术方面.母猪温热环境调控技术主要包括猪舍整体降温和局部降温两种,整体降温以“湿帘-风机”蒸发冷却降温技术为代表,通过风机排风造成舍内负压,迫使舍外未饱和的空气流经湿润的多孔湿帘,引起水分蒸发吸收大量潜热,降低进入舍内的空气温度,从而达到降低舍内温度的目的,该技术具有设备简单、经济高效的优势.猪舍局部降温主要是针对猪只躺卧区地板、两侧猪栏、猪栏上方等区域进行温度调控,主要有风管喷气嘴蒸发冷却、冷水覆盖降温和猪舍地板降温等方式,具有降温效果良好和节能的优点.
推荐文章
皂苷调控反刍动物瘤胃发酵和生产性能的研究进展
皂苷
反刍动物
瘤胃发酵
调控
生产性能
饲养环境因素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温度
湿度
有害气体
生产性能
光照对猪生产性能及生理节律的影响
光周期
光照强度
生理节律
热应激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调控措施
肉牛
热应激
生产性能
调控措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温热环境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学科
关键词 母猪 温热环境 调控 生产性能
年,卷(期) 2018,(16)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加强环境生理研究应用 支撑畜禽养殖绿色发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71-3180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85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8.16.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作华 76 434 11.0 18.0
2 曾雅琼 5 8 2.0 2.0
3 李爽 3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4)
共引文献  (108)
参考文献  (7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5)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9)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7(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1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1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15)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14)
  • 参考文献(1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母猪
温热环境
调控
生产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78-1752
11-132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2-138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542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