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对称性肢端角化病的超微组织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6例对称性肢端角化病皮损及其周围外观正常皮肤、3例正常人皮肤活检标本,做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皮损中角质层明显增厚,角化细胞形态不规则,角化包膜不连续;表皮各层角蛋白细丝聚集和排列异常;角质层与颗粒层移行区可见较多大小不等的空泡;颗粒层变薄,透明角质颗粒形态及大小异常,被膜颗粒减少;基底层黑素细胞增多,胞质中有大量Ⅳ期黑素小体;真皮浅层中少数淋巴细胞浸润.皮损周围外观正常皮肤亦有类似超微结构变化,但程度较轻.结论 该病皮损中可能存在角蛋白、表皮分化复合体蛋白及脂质代谢异常,从而导致表皮增厚及屏障功能受损.
推荐文章
纳米孔模板的透射电镜观察
透射电镜
氧化铝模板
纳米孔膜
观察
H-600透射电镜光路的维护
透射电子显微镜
光路维护
血色病肝细胞透射电镜X射线显微分析及超微结构观察
血色病
肝细胞
电镜
X射线显微分析法
透射电镜生物样品冷冻置换技术的方法
透射电子显微镜
快速冷冻固定
冷冻置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六例对称性肢端角化病的透射电镜观察
来源期刊 中华皮肤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显微镜检查,电子,透射 对称性肢端角化病 角蛋白细丝 透明角质颗粒 被膜颗粒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135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44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8.02.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樊翌明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 5 2 1.0 1.0
2 周英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 3 2 1.0 1.0
3 王思捷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电镜室 6 3 1.0 1.0
4 吴亚运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 1 1 1.0 1.0
5 黎世杰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 3 4 1.0 2.0
6 黎兆军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 4 1 1.0 1.0
7 张国学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显微镜检查,电子,透射
对称性肢端角化病
角蛋白细丝
透明角质颗粒
被膜颗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皮肤科杂志
月刊
0412-4030
32-1138/R
大16开
南京市玄武区蒋王庙街12号
28-30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61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522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