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揭示佛医方剂的品种、主治和用药特点,为中印传统医学交流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中国佛医方剂类编》收载的616种佛医方剂,对方剂的出处、名称、剂型、药味数、功能和主治,以及药物的类别及数量、常用药及使用频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方剂来源于《外台秘要》《峨眉神效验方》《竹林女科证治》等43本古籍,始载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朝和清朝收载的方剂较多;方剂分为理血剂、补益剂、清热剂、治风剂、理气剂等19个类别;剂型有汤剂、散剂、丸剂、药膳、酒剂等22种,其中煮散剂、药膳、吊膏、醍醐方和末药方颇具特色;方剂命名采用“主药+剂型”“主治+剂型”“功效+剂型”等11种形式;93.32%方剂的药味数在15味以内,66.78%方剂的药味数在8味以内,最多达77味,最少为单味;送服物质有酒、童便、醋汤、石菖蒲汤、桂圆汤、薄荷汤、朱砂末等14种;使用636味药物,其中植物药506味,动物药79味,矿物药37味,辅料6种,另外涉及食材44种,生僻药材26种;用药频率排前十位的药物依次为甘草、当归、姜、地黄、川芎、人参、茯苓、白术、黄芩、白芍等;临床常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等.结论 佛医方剂种类繁多,剂型丰富,植物药占比最高,临床应用有一定特色,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
推荐文章
傣医方剂的品种、用药和主治特点
傣医
方剂
品种
用药
主治特点
《中医方剂大辞典》中腰痛方剂的用药特点分析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腰痛
数据挖掘
用药特点
《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痰饮方剂的用药规律
《中医方剂大辞典》
痰饮
方剂
用药规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佛医方剂的品种、主治和用药特点
来源期刊 中成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佛医 方剂 品种 主治 用药特点
年,卷(期) 2018,(9)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72-207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925
字数 40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528.2018.09.04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勇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60 335 10.0 16.0
2 王张 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 83 475 12.0 19.0
3 吴锐 11 177 4.0 11.0
4 江道峰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15 102 6.0 10.0
5 邝婷婷 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 26 109 6.0 9.0
6 孙铭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5 12 2.0 3.0
7 曹梦蝶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3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佛医
方剂
品种
主治
用药特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成药
月刊
1001-1528
31-1368/R
大16开
上海市黄浦区福州路(近江西中路)107号206室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7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511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