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高强度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内膜增生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研究组5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规范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1次/d;研究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治疗,1次/d.记录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即刻及6~9个月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观察支架内的最小冠状动脉血管直径、内膜增生面积等,并检测患者支架植入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心脏不良事件和再次支架植入术.研究组有112处病变植入支架,对照组有91处病变植入支架,且均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随访.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支架内晚期管腔丢失[(0.18±0.29)mm比(0.33±0.71)mm]和节段内晚期管腔丢失[(0.17±0.04)mm比(0.39±0.43)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的冠状动脉支架内平均内膜增生面积与对照组[(0.4±0.6)mm2比(1.3±1.3)m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9、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研究组炎性因子水平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40 mg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抑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炎性反应,有效减少内膜增生,减少支架内管腔丢失,从而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
推荐文章
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阿托伐他汀钙
炎症因子
血脂水平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诊PCI患者血脂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血脂
炎症因子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脑梗死
阿托伐他汀
C反应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动脉粥样硬化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降血脂药
冠状动脉疾病
炎症
肿瘤坏死因子-α
丙二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强度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 患者内膜增生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药物经济学 学科
关键词 高强度他汀 晚期管腔丢失 血管内超声 炎性因子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1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24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010/j.issn.1673-5846.2018.05.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繁芳 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内科 19 65 5.0 7.0
2 赵洪磊 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内科 10 17 2.0 3.0
3 曹高镇 广东省深圳市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心内科 1 1 1.0 1.0
4 扬大浩 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内科 1 1 1.0 1.0
5 衣晨 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内科 1 1 1.0 1.0
6 吴保泉 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内科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强度他汀
晚期管腔丢失
血管内超声
炎性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物经济学
月刊
1673-5846
11-5482/R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新中街11号2号楼401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6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0004
期刊文献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