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年来,在锂二次电池新材料的研发过程中逐渐建立了基于材料基因组思想的高通量计算理论工具与研究平台.在该平台上,通过将不同精度的计算方法组合,实现了基于离子输运性质的材料筛选;通过将信息学中数据挖掘算法引入高通量计算数据的分析,证实了材料大数据解读的可行性.上述平台实现了在锂电池固体电解质的高通量筛选、优化和设计上进行新材料研发的示范应用,通过高通量计算筛选获得了两种可用于富锂正极包覆材料的化合物Li2SiO3和Li2SnO3,有效改善了富锂正极的循环稳定性;通过对掺杂策略的高通量筛选,获得了提高固体电解质β-Li3 PS4离子电导率和稳定性的方案;通过高通量结构预测设计了全新的氧硫化物固体电解质LiAlSO;并在零应变电极材料结构与性能的构效关系研究中进行了大数据分析的尝试,分析了零应变电极材料的设计依据.上述材料基因组方法在锂电池材料研发中的应用为在其他类型材料研发中推广这种新的研发模式提供了可能.
推荐文章
锂电池材料烧成工艺及装置研究
锂电池
材料
烧成
新工艺
几种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与比较
锂电池
正极材料
市场
高能量尖晶石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高能量
尖晶石锰酸锂
掺杂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材料基因组方法的锂电池新材料开发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材料基因组 固态锂电池 固体电解质 低应变电极
年,卷(期) 2018,(12) 所属期刊栏目 物理学交叉学科及有关科学技术领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9-318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498/aps.67.2018065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立泉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清洁能源重点实验室 68 1213 16.0 34.0
2 李泓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清洁能源重点实验室 62 955 15.0 30.0
3 肖睿娟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清洁能源重点实验室 8 64 3.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材料基因组
固态锂电池
固体电解质
低应变电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相关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