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T2WI联合DWI成像对宫颈癌宫旁浸润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行根治性子宫切除的87例宫颈癌患者的术前磁共振影像及术后病理资料,根据检查序列将术前的MRI检查图像依次分为MRI常规扫描 、T2WI联合DWI成像及MRI常规联合增强扫描组,由2名高年资主治医师在影像PACS工作站共同对图像分析判断.结果 87例宫颈癌中有24例存在宫旁浸润.肿瘤直径(<4cm及 ≥4cm)、FIGO分期(ⅠB1、ⅠB2及ⅡA)及病理分级(低分化 、中分化及高分化)在宫旁浸润阴性与阳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800、7.227、7.498,均P<0.05).MRI常规序列扫描诊断宫旁浸润的敏感性 、特异性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 、准确率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3.91% 、81.25% 、58.62% 、89.65% 、79.31% 、0.795,T2WI联合DWI成像诊断宫旁浸润的敏感性 、特异性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 、准确率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4.00% 、95.16% 、87.50% 、93.65% 、91.95% 、0.942,MRI常规序列联合增强扫描诊断宫旁浸润的敏感性 、特异性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 、准确率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3.33% 、92.06% 、86.96% 、90.63% 、89.66% 、0.898.宫旁浸润阴性与阳性组肿瘤平均ADC值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3.066,P<0.01),宫旁浸润阳性组肿瘤平均ADC值低于阴性组.结论 T2WI联合DWI成像诊断宫颈癌宫旁浸润的能力优于其他两种序列组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推荐文章
MRI对宫颈癌宫旁浸润的诊断价值
宫颈肿瘤
肿瘤浸润
磁共振成像
宫颈癌宫旁浸润150例相关因素分析
宫颈癌
宫旁浸润
肿瘤生长方式
间质浸润深度
淋巴结转移
磁共振高分辨T2W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宫颈癌
淋巴结
转移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磁共振T2WI联合DWI对宫颈癌宫旁浸润的诊断价值
来源期刊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学科
关键词 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宫颈癌 宫旁浸润
年,卷(期) 2018,(11)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27-143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11.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293.2018.11.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涛 陕西省人民医院放射科 37 180 8.0 12.0
2 严雪娇 陕西省人民医院磁共振室 5 7 2.0 2.0
3 闵智乾 陕西省人民医院磁共振室 8 25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3)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宫颈癌
宫旁浸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月刊
1673-5293
61-1448/R
大16开
199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7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38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