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摘要:
目的 分析围产儿出生缺陷的监测结果,探讨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17年乌鲁木齐市辖区内46家医院95154例围产儿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不同年份及不同出生缺陷发生的情况.结果 2016—2017年乌鲁木齐市围产儿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94.71/万(城市108.61/万,农村59.80/万),前5位出生缺陷病种占全部缺陷类型的58.24%,依次为总唇裂(占14.08%)、多指(趾)(占13.56%)、先天性心脏病(占12.51%)、马蹄内翻足(占7.57%)、外耳其他畸形(占7.25%).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城镇明显高于乡村(χ2=50.112,P<0.05);男性明显高于女性(χ2=22.976,P<0.05);产妇年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χ2=24.141,P<0.05),出生缺陷发生率最高的年龄组为35岁及以上(107.74/万)和不足20岁(104.93/万).结论 部分对于干预措施敏感的致死和严重致残性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下降,乌鲁木齐市出生缺陷防控工作重点的变化,提示应针对高危人群和因素来确定干预工作的重点.
推荐文章
2016—2021年乌鲁木齐市电磁环境水平监测与分析
电磁辐射
环境监测
射频综合场强
乌鲁木齐
柳州地区2009至2013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围产儿
出生缺陷
监测
流行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乌鲁木齐市2016—2017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与防治现状
来源期刊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出生缺陷 围产儿 监测 危险因素
年,卷(期) 2018,(11) 所属期刊栏目 出生缺陷预防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51-145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293.2018.11.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芳 35 134 7.0 9.0
2 王小丽 6 18 3.0 4.0
3 王磊 7 15 3.0 3.0
4 李文静 2 7 2.0 2.0
5 艾比拜木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出生缺陷
围产儿
监测
危险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月刊
1673-5293
61-1448/R
大16开
199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7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3802
论文1v1指导